图片
作者:暖爸老白
来源: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(ID:fumuxue199)好的教育应该带着光。
♬点上方▶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图片
都说父母离婚对孩子伤害很大,但其实还有一种比父母离婚,对孩子伤害更大的东西——那就是“内耗型的父母”!他们对孩子制造的持续性精神伤害,远超父母离婚的短期阵痛!01女儿今年14岁,上初二。她从小就乖巧懂事、成绩优异,是大家公认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因为我跟老公都是重点大学毕业,我们深刻明白,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,学历毋庸置疑能改变命运。所以在女儿出生后,我就非常注重对她的培养。学习方面,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,认真做好复习和预习,然后去上兴趣班;生活方面,必须早睡早起,鞋子衣物摆放整齐、书本玩具玩完归位、房间时刻保持整洁、吃饭声音不能太大……一切都要井然有序,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才行。不然,我这急脾气,会立刻发火,很严肃地批评她,直到改正为止。图片
有一次,女儿抱怨我对她太严厉,还嘟囔着说我像个老巫婆。我气冲冲地反问她:你有没有良心啊?我这一天天的,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你,忙得像陀螺一样,到底图什么?还不都是为了你,真是个白眼狼!女儿听了,嘴巴一撅,回到房间不吱声了。从那之后,她就算心里有不满,也只敢怒不敢言,只能乖乖听话。好在整个小学期间,女儿成绩一直拔尖,在我们期盼的目光中,考上了重点初中。我也暗自庆幸,自己的教育非常成功。但直到女儿上了初中后,我才发现,好像生活不是我以为的那样,其实我一点都不够了解养了十多年的孩子。为了能让女儿继续保持拔尖,升入初中后,我对她的要求更加严格——周末不允许她出去玩,不能看电视,每天做完作业后必须再做两套模拟卷......在我的严格管理下,她初一成绩尚可。但自从初二开始,女儿不愿意了,不再按我的要求做,学习习惯变得不好,写作业也不主动,成绩更是从年级前10下滑到年级150。我开始变得特别焦虑、着急,尤其是看到她成绩下滑的这么厉害,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,狠狠地训她一顿:你真是越来越没用了,每次都考这个烂成绩给谁看?看看人家都在进步,再看看你,你是想气死我吧!可不管我指责抱怨也好,伸手打骂也罢,女儿总是一脸冷漠,不说话,默默承受的样子,真是恨铁不成钢。后来有一天,我惊恐地发现,女儿竟然用小刀划伤了手腕,吓得我赶忙带着她去医院检查,结果竟然是轻度抑郁!图片
02我和老公大为震惊,不知所措。那段时间,我茶饭不思,焦虑到了极点,在心里问了无数个为什么,老公也是唉声叹气,愁得不行。女儿的情绪更低沉,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,也不跟我们说话,只是一整天一整天的睡觉,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。暑假结束后,她不愿去上学,天天让我给她请假。我要是不答应,她就哭,发脾气,甚至以自伤威胁我们。看到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,成了这副样子,我心如死灰,甚至感觉女儿已经无药可救了。不过我关注了很多教育老师、心理专家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观点:“有问题的从来不是孩子,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。”我这才开始反思,自己这十几年来对女儿的教育。图片
从小到大,好像只要女儿出点问题,不管大小,我都会特别焦虑、急躁,忍不住朝她发脾气。我总是在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挑刺儿,靠贬低、指责来让女儿长记性。尤其是在学习上。为了不让女儿松懈,我不断地给她施加压力,经常说“如果考不到年级前30就别吃饭了”“数学上不了120就是废物......”诸如此类的言论。我根本没意识到,自己就是典型的“指责型”、“控制型”父母!不仅用语言暴力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黑洞,还用“为你好”的名义,控制孩子,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,让孩子陷入到严重的“家庭内耗”中!在这种“家庭内耗”的影响下,女儿变得敏感又小心翼翼,整天提心吊胆,生怕犯错误被我骂。遇到挫折时,她也只会一味地退缩、逃避,最终对学习和生活感到无助、绝望。也是在那时,我才真正明白,原来我一直自以为傲的教育方法,其实是一种变相的“控制”和家庭内耗。要知道,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,对孩子影响太大了!以前的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问题,觉得家长是天,孩子就是孩子,孩子就应该顺从父母的一切要求。现在看来,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当成了我的依附品,根本没把她当成独立的一个人,去尊重她、理解她。图片
意识到这点后,我下定决心,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方式,提升自己,做一个能给女儿带来能量的妈妈,帮助她走出抑郁。具体做法如下。031. 调整情绪,放下焦虑,给孩子时间放松下来,让她从点滴的进步中看到希望。当孩子陷入低谷时,家长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,振作起来,多鼓励和肯定孩子,让他们看到希望,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。于是,我不再对女儿唠唠叨叨地说教,也不再轻易指责她。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她,让她能在我的带动下,渐渐生出勇气与信心,一点点走出阴霾,重新找回属于她自己的活力。我帮女儿请了长假,还安慰她:不要有压力,抑郁没什么可怕的。现在学习和生活压力那么大,好多人都有这情况。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你,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。妈妈也会努力学习,调整自己。女儿听了,点点头,感觉她没那么紧绷了。于是,我开始每天坚持微笑打卡、每天在家运动半小时,做放松练习,学会整理自己的情绪和内心。一段时间后,我发现自己能静下心了,心态也积极乐观起来。慢慢地,女儿也开始走出房间,有时就在旁边看着我运动,有时还会和我一起蹦蹦跳跳。看到她动了起来,我马上夸奖她动作做得到位。坚持了一段时间后,我惊喜地发现,女儿喜欢上了练瑜伽,她说拉伸的时候特别放松。以前都是我催她,现在我要是哪天没练,她会主动叫我一起。虽说因为生病,女儿的学习进度落下了一些,可如今,她脸上重新有了笑容,不再死气沉沉,还会主动和我聊天,这种感觉真好。图片
2. 放下控制欲,看见和尊重孩子,给她充足的爱和支持,提升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。和女儿关系稍微缓和些后,我忍不住问她:“为什么要伤害自己?”女儿挠挠头,小声说:“我就是故意在你面前划自己,就是想看看你的反应。”回想起从小到大,女儿在我跟前一直都是乖巧听话、对我言听计从的模样。可直到最近我才知道,原来她心里一直都在反抗。只不过以前年纪小,胆子小,不敢表现出来罢了 。原来这么些年,她一直默默忍受着,想到这,我心里非常愧疚。我给女儿写一封道歉信,在信里,我反省了自己以前错误的教育方式,真诚地向她道了歉,并保证我和她爸以后会多尊重和包容她,让女儿直知道,无论她变成什么样,我们都是爱她的。把信交给女儿后,我心里直打鼓,以为女儿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情绪,哪怕她埋怨我、责怪我,我也认了。但没想到,女儿的一句话,让我瞬间湿了眼眶:“没事妈妈,这段时间我看到你改变了,也知道你的付出都是为我好。”我没想到,女儿竟然能够理解我的苦心!现在,我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,不再像从前那么严格,相反我会更关注女儿本身的感受。每天,我都会关心地问她:“女儿,今天过得开不开心,有没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可以跟我分享?学习压力不要太大,要好好休息,照顾好自己哦,要开心一点。”女儿听到我这样说之后,渐渐就打开了话匣子,会跟我分享心事。最让我欣慰的是,有时候即使我不问她,她也会主动找我倾诉。其实,父母存在的意义,不是控制和操纵孩子,而是当孩子想到我们时,内心就会充满力量,感受到温暖,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。图片
3. 不在小事上跟孩子较劲,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,孩子才能内心丰盈,越走越远。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,而是内耗。孩子最怕的也不是物质的匮乏,而是父母无时无刻的数落和打压。在小事上不断地消耗孩子,不仅会消耗孩子的精气神、向上的动力,甚至消耗掉一个家庭的能量。比如孩子衣服脏了,蹭了点东西,洗干净就好,不要大呼小叫;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,没伤着就好,不要劈头盖脸一顿骂。如果父母劈头盖脸的怒骂,或者眼神里满含厌烦,那么在孩子心里,她打碎的不仅是一个碗,还有自己的尊严。过去我就是这样,只要女儿犯点错,我就揪住不放。情绪一上来,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,逮着她就是一顿训,给女儿带来不小的伤害。现在我明白了,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,不是说孩子犯错了就不管,而是得改变管教的方式,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,停止无休止的说教、打压和挑刺。图片
就拿女儿学习来说,以前只要看到她没认真,在玩或者做别的,我心里就特别不舒服。她一松懈我就训:“干什么呢,又不好好学。”结果女儿特别反感,还故意磨蹭,问题压根没解决。现在,女儿看书学习时,我会提前跟她说:“闺女,妈妈半小时以后过来喊你出来放松一下哈,别太累着,咱们休息一会再接着学。”这么一来,她心里有底,知道有玩的时间,也不会偷偷摸摸地玩了。女儿说,她每次都特别期待,半个小时以后的放松时间,所以会认真地投入学习。现在,女儿已经恢复正常上学了。图片
经历了这段日子,我才终于明白:好的父母不需要太用力,而是需要用爱,用智慧帮孩子解决问题,给孩子一个和善、松弛的环境。千万不要做指责型、控制型的父母,不要整天让孩子否定自己,怀疑自己,也不要跟孩子在小事上纠结,只有让孩子内心丰盈,他们才能越走越远。图片
▶作者:暖爸老白,来源: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(ID:fumuxue199),擅长处理青春期阶段孩子厌学问题;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;家有青春期孩子,请关注我。
国学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金河配资-股票投资公司-配资之家-专业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